Quantcast
Channel: 豆瓣: 服装设计小组的讨论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131

爱我格iwoge李桐桐:国内服装设计师直面困境,艰辛成长 (豆瓣 服装设计小组)

$
0
0

在国际时尚舞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中国设计师的身影,也让中国设计师品牌走向台前。有人说,中国设计师的春天来了。殊不知,这条看似容易的成长之路,实际上还要经历一个艰辛的过程,今天我们也是特别邀请的爱我格iwoge服装设计师合伙人平台创始人李桐桐与大家分析国内服装设计师的心酸。
 
困境:不做设计先做企业

目前,国内设计师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首先是公司的不认可,其次是市场的反应不好。有不少设计师反映,自己设计的新颖时尚的款式很少有人问津,而一些大众款式,反倒成了多数服装企业的选款标准。

爱我格iwoge李桐桐表示,很多设计师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设计师要做自己的企业,要发布自己的作品,要做生意,同时还要做管理。
 
据了解,一名好的设计师不仅要懂设计,有足够的面料、制版和市场知识,同时还要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具有自己的风格。但当前国内很多设计师都没有做到这一点。除此以外,当下的服装行业,国内大牌公司追逐国际大牌,小公司追逐国内大牌。在这种环境下,许多企业为追求利润而出现了相互抄袭畅销款的现象。
  
李桐桐表示,在整个纺织服装行业里面,这种相互借鉴不可否认。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在和这些品牌的设计师交流,让自己成长,变得更加成熟。但是无论你看谁的东西,都要做出你自己的东西。
  
现状:与国际设计还有差别
  
中国的设计师在国际时装周上频繁出现。刘芳、张卉山、伦敦时装周上获得设计大奖的王海震等年轻的新面孔,都让“走出去”的中国阵容越来越庞大。在刚刚过去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不难发现,近年来国际媒体对中国设计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国际与时尚设计相关的企业和品牌越来越关注中国。

从设计本身而言,可以说国内外设计师是没有差距的。但是时尚是整体的,是一个产业而不是作品。国内的设计师可能在某一个局部做到了世界水平,但在整个时尚领域的氛围,整个时尚方面的传承上,与国外设计师确实还有一定的差距。时尚产业是一个以创意为生命的行业。包括社会、文化、审美艺术等各个方面,不是一个人为制造的过程。与欧美历史悠久、发展成熟度高的时尚产业相比,中国的时尚产业当前处于“后发”地位。
  
“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可以在世界上叫得响的大牌。一方面在品牌建设和品牌的传播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另一方面设计创新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传承发扬中国文化切记成包袱
尽管我国时尚产业在高端领域相对薄弱,但不少设计品牌已经开始在国际市场上与国外二三线品牌展开竞争。现在,国内的大型商场、购物中心也一改过去盲目引进国外品牌的做法,开始重点引进国内设计品牌,打造自身特色。在国外,也经常可以看到国内纺织服装品牌的身影。

爱我格iwoge服装设计师合伙人平台李桐桐最后表示,“每次去看巴黎时尚时,我们可能还是跟在他们后面。如果不能深入刻画设计师自己的时尚,就会永远跟在别人后面。下一步中国设计师最需要表达的是怎么把中国五千年这种纵向文化和民族的横向文化的理解,把对时尚和市场的理解结合起来,然后去创造,去发扬,这样才能让设计产生更大的价值”。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13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